莆田林墩抗倭古战场—抗倭英雄戚继光纪念馆📍莆田林墩抗倭古战场🍃📸原本想按路线来发,等发完梅妃故里再来发林墩抗倭古战场。因为看了个新闻,有点气愤,所以决定先发这篇。爱国教育真的应该从小开始,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那天去逛梅妃故里,知道旁边有个抗倭古战场,就跟老爸说,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去看看。据度娘介绍,这里当时是抗倭的主战场,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我国闽浙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入侵莆田15次,残杀百姓5万多人。戚继光率精兵在这里以少胜多打败4000多倭寇,取得“林墩大捷”,这里因此成了闻名的“林墩抗倭古战场”。这里也是林墩戚继光纪念馆(原称戚公祠),坐落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林墩村涵黄公路边。2000年被莆田确定为爱国教育基地。进入戚继光纪念馆,正中央会看到戚公祠的匾额,匾额下面伫立着威武雄壮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塑像。两旁是戚继光入莆抗倭的英雄事迹。而墙上挂着戚继光的画像,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他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我记得之前有看过几个介绍莆田历史民俗的短视频。有说过,关于白额春联的由来,白额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2到3寸长的白纸额头。当年是为了庆祝抗倭胜利,纪念戚继光、戚家军,纪念为抗倭牺牲的军队将士和人民。以上是度娘的介绍,但也有别的说法,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我记得15年前,我在黄石老房子那边有见过,当时我还很好奇的问过老爸。可惜他也不知道白额春联的由来,后来是通过短视频介绍才知道的。我记得短视频有说过莆田过春节有个“做大岁”的习俗,所以查了一下度娘,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年初一,倭寇突然入侵莆田城关,残酷屠城,数以万计的人丧生。“做大岁”是为纪念这一血腥事件而产生的忌俗。农历正月初四、初五“做大岁”的习俗实质上构成了莆田“五日岁”的独有春节年俗。“做大岁”一系列民俗活动,数百年传承不绝,展示了莆田人民抗御外侮,牢记家仇国恨,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请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带着孩子,过来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可乘高铁到莆田站下车,然后乘坐558公交车江东站下车,再导航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