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莆田的"活化石",莆仙戏!莆仙戏,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剧种之一,作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以独特的莆仙方言演唱至今仍保留着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各时期大量的音乐元素古老剧目以及表演形式拥有独特的唱腔、动作、脸谱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曾有京剧大师梅兰芳盛赞莆仙戏“形态不同、风神富有”在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数度晋京演出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春草闯堂》等多个剧目轰动中国剧坛,2022年莆仙戏《踏伞行》荣膺第十七届“文华大奖”,2023年更是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还记得小时候经常被家里人抱去看莆仙戏但大多是在旁瞎跑吃零嘴,反而没听懂又讲了啥,只知道每当戏曲演出时村里人都接二连三的来到戏台,听一曲悠扬莆仙戏,而我只在意卖糍粑的叔叔来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