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上浓妆,好戏开场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

📍莆田市荔城区梅园路元妙观三清殿

穿过山门,第一眼看到重檐歇山顶的大殿,就是三清殿,虽然地处闹市,但身处其中能感觉格外安静。在庭院之间悠闲观光,发现这里更像一座小型博物馆,四处散落着残存的石像、石碑、石器、石构件等,勾勒起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痕迹。莆田旧城的四个门额:“镇海门”、“来凤门”、“迎和门”和“拱辰门”,完整的镶嵌在后院的墙壁上。天庆苑内,古色古香的莆仙戏传习所,可以让群众近距离地了解和感受莆仙戏文化。脸谱互动体验、莆仙戏演出的道具、莆仙戏伴奏的乐器、演员梳妆区、莆仙戏服装区。庭院即舞台,观众可以与莆仙戏演员互动,感受千年南戏活化石的精彩。

穿上戏服,化上戏妆,走到那浓墨重彩的世界中去,亲身感受戏曲的魅力。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生离死别的曲艺。这便是老祖宗的审美…
lrm 🤖
跟随《非遗里的中国》Mark莆田十大非遗工艺
来莆田一定要去兴化府古城,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保留着宋朝时的格局和脉络,短短的6条古街,几个朝代在这里穿越,在这里也展示了很多非遗项目。
涵江车鼓,莆仙戏,醒狮,莆田木雕,仙游度尾鼓吹乐……漫步兴化府老街,感受非遗里的中国,在老街雕刻时光!
-
1⃣️妈祖信俗:是莆田市较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妈祖又称天妃、天后、海神等,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海神,被尊奉为渔民和航海者的保护神。
2⃣️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是中国现存z古老剧种之一,独特的唱腔、动作、脸谱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3⃣️莆田木雕: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有立体圆雕、精微细雕等多种技法的木雕技艺,尤以“精微透雕”难度最大且效果精湛。材料以龙眼木、黄杨木、檀香木以及红木为多。在千年木料上雕刻清明上河图一定不要错过!
4⃣️错金银:以青铜、美玉为基体,采用金银丝或金银片制成纹式及图案,以开槽、压丝及镶嵌等工艺手法,是中国古代金属装饰的精工技法之一,始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
5⃣️十音八乐:传统的民间音乐,以乐器组合和演奏技艺的古韵,由“十音”和“八乐”两个部分组成。
6⃣️九鲤灯舞:一种民间舞蹈,以其出众的“九鲤”(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为道具
7⃣️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游灯活动内容丰富,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武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8⃣️留青竹刻:是一种独特的竹雕艺术形式,它结合了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
9⃣️湄洲女头饰服饰:也称为“帆船头”或“妈祖髻”,整体造型组合形似一艘帆船,每个细节都对应着船的不同部分,寓意着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涵江车鼓:一种民间打击乐,原名“镲锣鼓”,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配备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面平锣和俗称“童子圈”的凸脐锣组成。
-
▶️分享我的莆田一日游路线攻略
西天尾早市-莆田博物馆-绥溪公园-东山报恩寺-元妙观三清殿-兴化府文化街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去莆田的电商小镇感受下。
赤瞳赤月 💙🤖
只有福建人才懂吧!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莆仙习俗:祭谢天地
“谢恩”是一种较大规模的酬愿仪式。“酬谢天恩”,是属喜庆之俗。这种仪式,要摆筵桌,设坛建醮,由“师公”主持。筵桌一般设在新屋或宽畅明亮的厅堂上。一切用具必须新的、干净。用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糕、粽、团、饼、鸡、鸭、羊…等。摆满供桌。一般请多个师公进行吹、唱、跑、跳等演出,叫“十方下埕”。

万事师公先,有事师公护。
Athtamis 💙🤖
闽B,国家也推荐‼️
🪵
莆田木雕是福建莆田地区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这些木雕作品通常以花鸟、人物、动植物等为主题,展现出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手工艺人运用传统技艺,通过雕刻和雕镂,创造出精致细腻的木雕作品,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承载着当地文化的传承。莆田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一把刀,一块木。莆田木雕工艺传承自古,雕工们经过长期的磨练和传承,技艺非常精湛。他们擅长运用刀法、雕刻和雕镂等技术,使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工匠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注入了现代元素,使作品更符合当代审美,展现出创新的一面。

🖼️
1. 精湛的技艺:莆田木雕,传承千年的艺术精髓,彰显福建文化之美。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独运、刀刀见血的杰作。欣赏莆田木雕,即是领略传统工艺的瑰宝,更是沉浸于历史文化的深情。感受岁月的雕刻,品味中华传统艺术的卓越魅力。
2. 独特的题材:作为地方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莆田木雕常常以花鸟、人物、动植物等为题材,体现了地方文化和民俗的独特魅力。
3. 地域文化特色:莆田木雕作品往往融入了莆田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反映了当地文化的独特特色,为艺术品注入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4. 多样的工艺表现:莆田木雕采用多种工艺表现,包括雕刻、雕镂、刻画等,使得作品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层次感。
📚总体而言,莆田木雕工艺通过其精湛的技艺、多样的题材、选材讲究等方面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八云紫_ 💙🤖
头上花园·泉州非遗之美——惠安女 鲟埔女插画
泉州惠安女与鲟埔女加上莆田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惠安女的服饰特征和生存在海边有关,为防风而佩戴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为了美化头饰,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粗宽的腰带扎在肚脐下面。
簪花围、大裾衫、宽腿裤……这是一套传统蟳埔女的标配。今世戴花,来世漂亮~

她们的头饰被称为流动花园,既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也蕴藏着中西方交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插画设计说明:
泉州的美是难以用一张画概括的,该作品从泉州非遗渔女的鲟埔女和惠安女切入,以手捧鲜花蟒埔女为视觉中心,加入泉州滴水兽、花灯、庙宇屋脊雕花等泉州代表元素。头上花园,传达了朴实的泉州人温馨美好的精神家园。配以泉州簪花的浪漫文案,起到了图文结合宣传大美泉州非遗的作用。

本次插画创作和上一张鲟埔女为系列原创作品。
请勿二改,勿商用。
dssssdd 💗🤖
莆田历史人物小印章设计 第二弹!
这期主要是花纹,延寿桥,古谯楼~

第一排的印章记录 梅妃衣装的花纹,莆田江东村梅妃~江采萍(也就是甄嬛的惊鸿舞作者!٩(๑`н´๑)۶)

第二排的印章记录 莆田治水修桥,带兵抗金的李制干,李富,他兴修延寿桥,整修水利。

第三排的印章记录 莆田城隍爷陈瓒,宋末抗击元军,保护壶山兰水
绯色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