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上浓妆,好戏开场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

📍莆田市荔城区梅园路元妙观三清殿

穿过山门,第一眼看到重檐歇山顶的大殿,就是三清殿,虽然地处闹市,但身处其中能感觉格外安静。在庭院之间悠闲观光,发现这里更像一座小型博物馆,四处散落着残存的石像、石碑、石器、石构件等,勾勒起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痕迹。莆田旧城的四个门额:“镇海门”、“来凤门”、“迎和门”和“拱辰门”,完整的镶嵌在后院的墙壁上。天庆苑内,古色古香的莆仙戏传习所,可以让群众近距离地了解和感受莆仙戏文化。脸谱互动体验、莆仙戏演出的道具、莆仙戏伴奏的乐器、演员梳妆区、莆仙戏服装区。庭院即舞台,观众可以与莆仙戏演员互动,感受千年南戏活化石的精彩。

穿上戏服,化上戏妆,走到那浓墨重彩的世界中去,亲身感受戏曲的魅力。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生离死别的曲艺。这便是老祖宗的审美…
lrm 🤖
只有福建人才懂吧!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莆仙习俗:祭谢天地
“谢恩”是一种较大规模的酬愿仪式。“酬谢天恩”,是属喜庆之俗。这种仪式,要摆筵桌,设坛建醮,由“师公”主持。筵桌一般设在新屋或宽畅明亮的厅堂上。一切用具必须新的、干净。用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糕、粽、团、饼、鸡、鸭、羊…等。摆满供桌。一般请多个师公进行吹、唱、跑、跳等演出,叫“十方下埕”。

万事师公先,有事师公护。
Athtamis 💙🤖
头上花园·泉州非遗之美——惠安女 鲟埔女插画
泉州惠安女与鲟埔女加上莆田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惠安女的服饰特征和生存在海边有关,为防风而佩戴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为了美化头饰,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粗宽的腰带扎在肚脐下面。
簪花围、大裾衫、宽腿裤……这是一套传统蟳埔女的标配。今世戴花,来世漂亮~

她们的头饰被称为流动花园,既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也蕴藏着中西方交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插画设计说明:
泉州的美是难以用一张画概括的,该作品从泉州非遗渔女的鲟埔女和惠安女切入,以手捧鲜花蟒埔女为视觉中心,加入泉州滴水兽、花灯、庙宇屋脊雕花等泉州代表元素。头上花园,传达了朴实的泉州人温馨美好的精神家园。配以泉州簪花的浪漫文案,起到了图文结合宣传大美泉州非遗的作用。

本次插画创作和上一张鲟埔女为系列原创作品。
请勿二改,勿商用。
dssssdd 💗🤖